为联络校友情谊,推进学术发展,值环境与规划学院建院30周年之际,11月24日,该院举办了“乡村生态建设与环境健康”主题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张保华、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杨广斌及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利民主持。
会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许玉风为在场师生作了题为《新疆植被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的报告,她通过对新疆不同地域植被生长情况的观测,阐述了植被对揭示生态变化规律的重要意义,展示了新疆整体和典型地理区域植被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利民的报告题目为《人类活动对近海的影响:来自沉积物的环境记录》。他以沉积物的源—汇过程及影响为主线,展示了其在以渤海为例的中国近海的不同来源的黑炭及以DDTs、HCHs为例的多环芳烃的源—汇特征和碳质颗粒物在东亚地域的差异,并介绍了所在团队在沉积动力过程和全球变化与污染物的源—汇特征中的研究成果以及定量计算方法。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所副研究员靳华安以叶面指数在植被生长和陆面过程的指导作用和现有LAI产品的局限性为切入点,通过《植被叶面积指数光学遥感反演》报告,展示了空间和时间尺度的LAI遥感反演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就这一研究提出了此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遥感探测的构想。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天星的报告则以遥感在辐射领域的研究展开,他在题为《地表辐射平衡遥感》的报告中,详细解释了地表辐射遥感算法以及利用遥感算法估算辐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山东理工大学张超展示了在地层岩相学、晚古生代地层沉积时代及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在场师生作了题为《内蒙古扎兰屯南部地区晚古生代造山带构造演化》的精彩报告。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稠油室高级工程师崔卫东以《石油勘探开发与环境》为题展开报告,全面分析了勘探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杨广斌从可燃冰的分布、研究现状、试采技术、优势和环境问题等方面作了题为《喀斯特石漠化定量遥感研究》的报告。菏泽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教授高涛以《长江中下游流域夏季极端降水相关的天气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为题,解释了量化TC对三种已定义降水时间和TCS对极端降水时间的影响以及TC诱导的降水事件在ENSO负相关出现的频率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