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教师参加“运河阅读城市接力”讲述水文化

  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发起的大运河阅读城市接力,自4月22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启动以来,已在北京、浙江、江苏、河北、安徽、河南、山东等七省市完成19座城市的接力,于6月4日晚抵达聊城。聊城站接力活动以“千年运河润水城”为主题,聊城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广涛以《阅读大运河 认识水文化》为题,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水文化的理解。

  “阅读大运河,必须要了解水文化。大运河是一条有生命的河,更是一条有文化的河。作为大运河的子孙后代,我们要学习运河文化,认识运河文化,还要传承运河文化,发扬运河文化。当我们学会和水相处,和大自然相处时,我们自己会变得更好,人际关系也会更好。”刘广涛从聊城的水土特点讲起,结合《道德经》等中国古代经典,为现场读者和在线网友生动而幽默地讲述了运河名城聊城与大运河之间深厚的内在文化联系。

  “‘上善若水’来自《道德经》,‘厚德载物’来自《易经》。他们都蕴含着中国人的高度智慧,被外国人追捧研究……人要谦卑,要向水学习。这既是美德,也是智慧。水利万物而不争,宽广、深沉、包容,这是水教会我们的道理。”刘广涛说道。他认为,叶嘉莹先生提出的“弱德之美”也是一种水的智慧,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元明清时期,会通河一直是南粮北运以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至今聊城运河沿岸还保留着十余处水利工程设施及其他重要文化遗存。

  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是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发起并主办的全国阅读联动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今年,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整体升级,以阅读为抓手共同打造“可读、可听、可游、可学”的大运河文脉。活动包括大运河阅读行走征集、大运河阅读城市接力、大运河阅读街区接力、大运河阅读基地挂牌、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论坛、大运河阅读行动成果展、大运河城市阅读联盟成立、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征文等8项活动。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加入大运河阅读城市接力,通过大运河名家领读、专家访谈、集体诵读、文化联展等形式,以阅读为核心,跨区域合作推进全民阅读,让大众对大运河文化有更切实的感受,更多样化的理解,继续发展和弘扬好大运河文化。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大运河阅读城市接力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地以线下分享+线上直播的方式传递运河文化,一起阅读大运河。据主办方介绍,6月6日至15日,接力活动将陆续走进焦作、衡水、开封、鹤壁、商丘、郑州等地。